作者:Joyce / 來源:白話區塊鏈
作者 | Joyce
出品|白話區塊鏈(ID:hellobtc)
最近加密市場行情異動,尤其是比特幣,打破持續好幾個月一蹶不振的低迷行情,伴隨著比特幣現貨ETF即將通過的消息,價格屢次突破35000美元的年內新高,年內漲幅甚至達到110%以上,讓整個加密貨幣重新沸騰起來。
比特幣生態更是不負眾望,先是上個月初的BitVM白皮書發佈,描繪了一條比特幣走向圖靈完備的路徑,暢享著未來打造像以太坊一樣生機繁茂的大生態。
緊接著閃電網路的Taproot Assets發佈,如果說BitVM還是暢想,Taproot Assets可能真正標誌著比特幣新時代的到來,意味著未來在比特幣主網上發行各類資產、同時藉助閃電網路實現高速低費的結算轉移成為可能。
再加上以Ordinals為龍頭的Brc20生態一系列新協定的發佈,社區中關於比特幣生態的呼聲越來越高:比特幣生態的summer真的來了嗎? 目前到底發展得如何?
01
閃電網路 Taproot Assets 上線
閃電網路Taproot Assets上線,是引起圈內轟動的一件大事,如果未來比特幣生態真的蓬勃發展,Taproot Assets的誕生,很有可能是其中里程碑一般的大事件。
比特幣作為數位黃金的存在,是其誕生十幾年來最穩固的共識。 但是,目前隨著比特幣的產量越來越少,維繫比特幣整個網路系統安全的礦工群體的收入也越來越低,如果比特幣未來僅僅是數位黃金的孤立存在,而沒有發展更加強壯的生態來給整個礦工群體價值賦能,那麼比特幣整個網路未來的安全性多少會受到威脅。 僅僅作為數字黃金,給礦工貢獻的手續費很難吸引足夠的算力來作為比特幣的底層安全保障。
因此,比特幣生態成為最近幾年的熱門話題和探索方向。 今年上半年以Ordinals協定為首的Brc20協定,給整個比特幣生態帶去了一波新的能量,但是,對於Brc20項目來說,比特幣網路只是被動地做了數據記錄,一旦發行之後,專案方沒有任何可能對token實行撤回、銷毀、回購等操作,缺少團隊的賦能和運營很難讓一個專案真正壯大起來。
BitVM白皮書的發佈,為比特幣實現圖靈完備的目標帶來新的希望,但僅僅只是白皮書而已,而且中間還有一系列待解決的問題。
閃電網路Taproot Assets的發佈,可能意味著比特幣真正開始邁向像以太坊一樣的多資產時代。 通過Taproot Assets,開發者可以發行、銷毀資產,而且,後續Taproot Assets發行的資產將直接相容現有的一萬四千多個閃電網路節點,利用全球閃電網路進行高速低費的資產流通,兼具區塊鏈比特幣主網的安全性和閃電網路的高速低費,若一切運轉順利,確實堪稱比較完美的比特幣二層解決方案。
但是,事實真的如此嗎?
儘管Taproot Assets的上線引發圈內轟動,但是,目前並不是一邊倒的喝彩,比特幣開發者社區不乏質疑聲。 今年上半年火爆一時的去中心化社交網路Nostr的創始人 Fiatiaf表示「閃電網路是一個騙局,正在騙取比特幣用戶的時間、精力和金錢,長達6年」。 ,以及近期兩位閃電網路的開發者接連宣佈離開閃電網路,以及閃電網路爆出來的難以解決的迴圈漏洞,似乎都在表明:
即便Taproot Assets成功上線,但是基於Taproot Assets多資產發行的比特幣生態發展也前路坎坷,需要突破的問題還很多。
02
其他比特幣Layer2
-
RGB協定
RGB協定是比特幣生態上非常資深的Layer2,首次提出在2016年。 RGB是建立在比特幣區塊鏈網路上的二層網路,其核心數據存儲在比特幣主網上,旨在利用主網的安全性,來實現比特幣的智能合約功能。
RGB的設想非常美好,除了借勢比特幣主網獨一無二的安全性之外,還提供增強的隱私性,用戶可以通過某些操作實現絕對保密,具有更強的抗審查性。 而且,因為其智慧合約存儲在鏈外帶來非常低廉的交易費用,也減少了比特幣區塊鏈的擁堵。
但是,自上線以來RGB似乎一直都籍籍無名,在生態上也沒有太大突破。
直到今年4月份,RGB發佈了0.10版本,這個版本的發佈帶來了不少重大突破,解決了之前版本存在的各種問題,包括智慧合約開發的限制、與閃電網路的集成、對錢包的支援等。 這個版本的發行,為RGB生態的開發者掃平了很多障礙,RGB的生態也開始蓬勃發展起來。
未來無論是DeFi、NFT、GameFi還是SocialFi、DAO等,都有望利用RGB協定在比特幣主網上實現,而且,通過RGB與閃電網路的無縫銜接,實現資產的高速低費流通,為比特幣生態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目前,RGB協定上面也出現了各類生態應用,包括錢包、衍生品和現貨Dex等DeFi應用、NFT錢包及交易市場、瀏覽器等,不過時間不長,基本上都還在開發或者內測階段。
總之,從RGB的路線設計來看,似乎和上面提到的閃電網路Taproot Assets在一定程度上是一致的,都是借勢比特幣主網的安全性能發行資產,利用現有的閃電網路實現資產高速且便宜的流動。 不過到底誰會跑的更快,目前還說不準,只能說,兩者都是目前比特幣主網上二層網路的有力競爭方案。
-
Stacks
自比特幣生態概念爆發以來,Stacks就一直是其中備受期待的角色。
作為SEC歷史上首個批准的Token發行專案,Stacks不管是融資規模還是Token價格表現,都可以稱得上是目前最火的比特幣生態協定之一。
當然,和前面的Taproot Assets、RGB協定不同,Stacks協定並不是將資產發行在比特幣區塊鏈上面,因此,作為比特幣的側鏈其安全性是有一些折扣的。 但和傳統側鏈比起來,Stacks還是借勢了部分比特幣主網的安全性,畢竟,其區塊數據和比特幣主網之間是有結算交易的。
作為比特幣生態中的明星Layer2專案,目前值得期待的是sBTC的上線。 去年12月Stacks發佈白皮書,表示將上線“Stacks比特幣”(sBTC),引入一個信任最小化、非監管的雙向挂鉤系統,允許使用者將BTC從比特幣的主網“橋接”到Stacks層,這樣,sBTC可以完全用於Stacks生態中的DeFi、NFT、GameFi等,為沉睡的巨額比特幣資產找到新的價值點。
相信不少朋友和我一樣,看到sBTC,第一反應會是RBTC和WBTC,同樣是為沉澱在錢包中的比特幣創造更多的流動性,但sBTC值得期待的點在於其信任最小化、非監管,而RBTC和WBTC多少都因其非完全去中心化而被詬病。
不過目前Stacks上總的TVL並不大,總量不到2000萬美元,其中號稱比特幣上第一個一站式完整DeFi服務平臺的Alex貢獻近70%。 而且目前Stacks生態上的Dapp數量和種類都不多,預計sBTC的上線,會帶來一波TVL的增長。
-
RSK
RSK也是比特幣的側鏈,作為2017年牛市愛西歐的天王巨星專案,上線之後的表現一直平平,Token價格在比特幣生態概念爆火之後開始有所表現。
不過比起側鏈Stacks,RSK的虛擬機與EVM的相容性是其一大優勢,意味著對以太坊上的開發者來說,RSK生態的進入門檻非常低。
目前RSK是比特幣生態中TVL最高的協定,總TVL將近9000萬美元,其中借代龍頭MoneyOnChain佔比超過一半,DeFi平臺Sovryn總TVL在3000萬以上,其他DappTVL總量不太突出。
相對來說,RSK是目前比特幣生態協議中生態相對完善成熟的一個,官網顯示,目前生態中一共有47個協定,鎖定的RBTC為3333個,而且最近剛剛宣佈取消其RBTC 4000數量的上限,意味著所有流通中的BTC都有資格鎖定在RSK中換取RBTC,這一裡程碑事件也值得期待。
03
Ordinals銘文及Brc20衍生協定
今年1月份,比特幣開發者Casey Rodarmor 推出了 Ordinal 協定,為聰提供了獨特的編號,開啟了Ordinals銘文鑄造熱潮,加上五月份衍生出BRC20協定的爆火,使得比特幣網路手續費一度飆升數倍,礦工自然也賺得盆滿缽滿。
目前銘文的累計鑄造量已經將近4000萬,雖然經歷前面兩個月的低潮期,近期的銘文鑄造熱度有回升的趨勢,BRC20 Token又成為熱炒的焦點。
當然,BRC20 Token被詬病的地方不少,尤其是轉帳的複雜度會給比特幣產生大量垃圾交易,因此從誕生起就帶有異議,社區接受度不高。
目前,比特幣生態中類似BRC20演化的新協定也很有看點:
比如Atomical和ARC20,另外一個在比特幣的UTXO上刻入數據發行Token的衍生協定,相比Brc20, Arc20極大地提升了去中心化程度,也更加符合比特幣社區理念。 不過整個協定還非常早期,需要不斷完善。
以及Ordinals創始人Casey 提出一種專門發行Token的銘文實現方式即Rune,隨後Trac創始人基於這種構想編寫的第一個可用協定 Pipe誕生,並且迅速獲得社區炒作。
當然,除了這些之外,Ordinals、BRC20協定本身也在持續演進,值得繼續關注。
04
小結
比特幣作為加密市場的絕對龍頭,市值佔據整個加密市場總市值的50%以上。 然而,絕大多數流通中的比特幣是沉睡在錢包裡面的,一旦激活這些沉睡的比特幣,必然給市場帶來巨大的流動性和活力,這也是無數開發者前赴後繼嘗試比特幣生態的原因之一。
儘管目前比特幣生態的活躍開發者總量並不多,全部開發者數量不到1000名,排在以太坊、波卡、Cosmos之後位列第四。 但是,從開發者的數據變化我們可以看到,儘管歷經熊市,但比特幣生態的開發者下降幅度是最低的,說明相比其他生態,在目前的熊市中比特幣生態對維繫開發者來說更有吸引力,持續火爆的比特幣生態也印證了這點。
至於未來比特幣生態到底會如何發展,是否會真正迎來比特幣生態DeFi、NFT、GameFi等百花齊放的Summer,還是曇花一現的炒作,需要更多的時間去醞釀和驗證。